日前,《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发布白皮书回顾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介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展望了中国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是记录和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文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虽然存在贫富差距,但城乡,地区,不同居民群体的收入差距普遍趋于缩小
至于城乡差距,伴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2.99下降到2020年的2.56,累计下降0.43
地区差距方面,2011—2020年,收入最高省份与收入最低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逐年缩小,收入比从2011年的4.62下降到2020年的3.55,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2020年,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西部地区收入比分别为1.62,1.07,1.11,较2013年分别下降0.08,0.03,0.18
纪宁哲表示,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就要做大蛋糕,把蛋糕分好坚持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努力工作,扩大就业来增加居民收入势在必行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在谈到老龄化和少生现象时,纪宁哲表示,虽然我国总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总生育率有所下降,老龄化程度有所加深,但总体而言,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人才红利优势较晚,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人口政策的逐步完善,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在改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有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最近几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在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赵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14亿多中国人民开始过上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青年受教育,受教育,工作收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住有所居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民生工作的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新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稳定增收,高质量医疗服务,公平教育,住房改善的需求越来越高。
据赵介绍,目前群众反映的这些需求,上学难,看病难,住好房难。它们是在有或没有的问题得到适当解决之后的好或坏的问题
另一方面,必须实现供应多样化,促进包容性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有经济等多元主体参与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有效降低服务成本,逐步实现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可负担性,价格可承受性,质量有保障性,安全性和可监管性,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和服务普遍享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